「冬病夏治」三伏貼 孕及1歲以下小孩不宜

【健康傳媒 凌芸斐/台南報導】2018.06.29

申調解離婚下

三伏貼穴位
「三伏貼」自於清朝《張氏醫通》,根記,寒性哮喘可以於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塗抹穴位,利用中藥外敷得到良好制。(圖/公關照片)

  「冬病夏治」是傳統中醫治療慢性疾病、寒性疾病的妙方,由於在這段時間是陽氣最旺盛之際,故將辛散熱的中藥材敷貼在人體背部的穴位,充與刺激人體內的陽氣,可以達到驅除寒邪以及提高抵抗力之功效,不過醫師提醒孕、1歲以下小孩及嚴重心肺功能不足者,千萬不可貿然嘗試。

 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治新竹徵信社醫師鄒曉玲指出「三伏貼」自於清朝《張氏醫通》,根記,寒性哮喘可以於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塗抹穴位,利用中藥外敷得到良好制。鄒曉玲說明中醫在特定的氣時,會進行特定穴位的中藥敷貼,是治療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獨特方法之一,臨床實驗證實可以緩肺部過敏性疾病發作的頻率與嚴重程度。1年之中最熱的時候是在夏至之後的第3個庚日,夏至之後日照時間逐漸縮短,但陽氣仍然不斷累積,在夏至之後第3個庚日(三伏天)時陽氣蓄積達到高點。

  為何這個時候透過白芥子塗法可以治病?三伏天,是人體氣血趨向於體表、皮膚之時,因此毛細孔擴張,有利於藥物滲透,也有助於祛除邪氣。經過改良,「三伏貼」穴位敷貼藥材多選擇辛通徵信社絡的中藥調製而成,例如元胡、細辛、白芥子等等再加上生薑汁調製成狀,在背部膀胱經或脈的穴位(大椎、定喘、風門、肺俞、脾俞、俞)進行敷貼。

  鄒曉玲解釋,辛走竄的藥物作用於皮膚,可達到通經絡、祛除寒邪與痰濁的功效。穴位貼敷治療方法簡便,既非侵入性又無毒、無副作用,治療期間並不妨礙與其他藥物同時並用,安全性高,連幼兒也可使用。不過孕、1歲以下小孩、嚴重心肺功能不足與皮膚經短時間敷貼即會大量起泡者,均不適合使用三伏貼治療法,此外正在發燒和咽喉發炎的民眾,則必等到痊後才可接受治療。

  107年初伏在國曆7月17日、中伏在國曆7月27日、末伏在國曆8月,鄒曉玲提醒,敷貼當日一定要禁食生冷、油膩以及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,以免影響治療的效果。如果皮膚泛起紅腫、搔癢立刻撕下藥餅,並塗抹適量消炎藥。

發表迴響

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

你可以使用這些 HTML 標籤與屬性: <a href="" title=""> <abbr title=""> <acronym title=""> <b> <blockquote cite=""> <cite> <code> <del datetime=""> <em> <i> <q cite=""> <strike> <strong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