誤食不潔生食染沙菌 他主動脈瘤破險命

【健康傳媒 李宛真/台中報導】2018.02.09

生魚片
一名商人日前加尾牙,因誤食不潔生食,遭屏東徵信沙門氏桿菌感染,持續多日不明原因發燒及劇烈痛,後確診為「感染性主動脈瘤破」。(圖/ingimage)

  南投58歲莊先生日前加尾牙時,因誤食不潔生食,遭沙門氏桿菌感染,持續多日不明原因發燒及劇烈痛,至衛福部南投醫院檢查,評估狀況危急,緊急轉送亞大醫院,確診為「感染性主動脈瘤破」,經採用低侵襲性血管內支架手術,成功「拆徵信社彈」解除危機,為偏鄉醫療合作邁進一大步。

  衛福部南投醫院院長洪弘昌強調,為服務南投偏鄉地區,兩院已建立轉診合作機制,希藉由兩院合作,能夠幫助更多中彰投地區的患者,讓他們在第一時間能夠受到最好的醫療照護。

  莊先生回發病過程指出,因經商關係,過去一個月來加了近20尾牙,期間誤食不乾淨的生食,回後出現忽冷忽熱形,以為感冒,到診所檢查後初步判定為流感造成,但吃了3天克流感,半夜又因高燒40度送南投醫院急診,醫師檢查後評估病因不單純,決定送往亞大醫院,經透過電斷層檢查,果然證實為感染性主動脈瘤破,緊急開刀置放主動脈支架後,險從鬼門關救回。

  莊先生表示,自己平時生活慣良好,無不良嗜好,沒到這次卻因忽冷忽熱的過程生不如死,「尤其忽冷時,彷彿五臟六腑抽筋,像是進了冰庫一樣」,而高燒不退,更讓他在發病過程中完全無法進食,只能喝水,折騰一周後才知道是「感染性主動脈瘤破」作祟,幸好醫師當機立斷開刀治療,讓他能繼續「拼經濟」。

  亞大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劉殷佐表示,感染性主動脈瘤為主動脈遭細菌感染後,導致血管破,約佔主動脈瘤比例0.6%至3%,目前遭受沙門氏桿菌感染而致病者,約佔20%。因沙門氏桿菌具有血管性,容易引起正常動脈壁的結構遭破壞,而形成性動脈瘤。由於感染性主動脈瘤術前診斷率低於50%,瘤體常因迅速增加而突然破致死,致死率往往高達9成以上,因此也被形容為「體內的不定時炸彈」。

  劉殷佐指出,所幸患者到院後,採取低侵襲性的血管內支架手術,先在雙大腿股溝兩個小切口,再將支架置放到主動脈瘤的位置,將大或破的血管瘤由血管壁內隔開手術,不口小、死亡率低,且住院時間短,尤其後續相關心肺併發症也變較少,對患者而言是一大福音,術後再透過抗生素治療,患者利出院。

  劉殷佐提醒,近期是尾牙旺季,再加上農曆春即將來臨,民眾聚餐時應避免食用生雞蛋、苜蓿芽等容易遭沙門氏桿菌感染的食物,若有發燒申調解離婚下形,應注是否為感染性主動脈瘤所致,並及早赴院檢查,才能避免後續治療之苦。

發表迴響

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

你可以使用這些 HTML 標籤與屬性: <a href="" title=""> <abbr title=""> <acronym title=""> <b> <blockquote cite=""> <cite> <code> <del datetime=""> <em> <i> <q cite=""> <strike> <strong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