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了脊椎手術卻更痛 理由竟是醫師誤判

【康健傳媒 李宛真/台北報導】2017.09.22

台南徵信社保舉台灣首例完成「微創髂樞紐交融手術」的台灣脊椎微創醫學會理事長王超然。(圖/公關照片)

  雲先生飽受下背痛之苦,長達20幾年之久,從年老痛到中年,現年50歲的他試過台南設計離婚種種醫治,包羅脊椎手術,沒想到做了脊椎手術後,以為更痛,連坐都有問題,末了才確診為骶髂樞紐炎。

  台灣脊椎微創學會理事長王超然公開自己想法說出,根據外洋研討表現,在下背痛理由中,骶髂樞紐非常占一成五至三成,至於台灣髂樞紐炎的盛行率約一成,比率並不低。

  骶髂樞紐疼痛症候群跟職業並無乾脆相干性,緊張是與髂樞紐穩定度有關,包羅有身、外力損傷(車禍、跌倒、滑倒)、真正及奪目標黑白腳、步姿非常、長工夫劇烈活動以及脊柱側彎及脊椎交融至骶骨等。

  王超然指出,骶髂樞紐疼痛好發在40至60歲中年族群,不少患者從年老痛到中年,有人到復健診所,被誤診為骨刺,繼承推拿、電療,但多數沒有效果。有人則是被誤診為腰椎問題,在醫師提供其他意見下,繼承腰椎牢固交融手術,未能對症下藥,術後更痛,還會增長骶髂樞紐的包袱。

  外洋調查,四成五腰椎手術失敗的理由為骶髂樞紐炎,王超然提示,脊椎手術屬於大刀,在脊椎手術以前,肯定要打掃骶髂樞紐疼痛症候群的要素,要不然腰椎手術完當前,骶髂樞紐炎越發嚴峻,病人更痛。

  如何趕早發明骶髂樞紐非常、疼痛?王超然提供淺顯辨識方法,只需做些拉開(Distraction)、大腿猛推(ThighTrust)、外展外旋(Faber)、改變(Gaenslen)與擠壓(Compression)等5項理學查抄辦法,就可進步確診率。

  在醫治方面,傳統處理「骶髂樞紐疼痛症候群」,病患需長時間不絕止的繼承物理醫治、口服止痛藥或高頻熱凝療法;比年來,西歐生長出「微創骶髂樞紐牢固手術」,衛福部近期批准容許,成為辦理長時間下背痛的新選擇。

發表迴響

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

你可以使用這些 HTML 標籤與屬性: <a href="" title=""> <abbr title=""> <acronym title=""> <b> <blockquote cite=""> <cite> <code> <del datetime=""> <em> <i> <q cite=""> <strike> <strong>